三国与职场
俗话说,职场如战场,看过最近热播的《三国》,除了产生对古人无限佩服敬仰之外,也引发了对当代职场的思考。
第一财经推出的"商解三国"节目,就对其进行了新颖有趣的诠释。魏蜀吴抢粮、抢人、抢地盘,打的是战争;现代商业社会讲究的是赚钱、赚名、赚市场,是没有硝烟的战争。三国鼎立,从当代商业视角来分析,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企业制度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做的是垄断生意,颇像现在的中国移动,不愁市场、不愁客户,连海尔总裁张瑞敏都羡慕中国移动走到天涯海角都能收钱的能力。刘备是典型的个人创业者,一开始就确定了股份制的企业体系,义结关张,获得了两个最忠实的股东,不仅在制度上领先,而且最善于经营品牌,汉室宗亲名正言顺,先占人心,再占市场,由小到大,由弱变强,终成蜀汉王业。东吴则是典型的家族企业,孙权虽是富二代,却好学敬士,还带领群臣学习,建立学习型组织,连学识浅薄的吕蒙都在他的带领下发奋读书,终成栋梁之才。因此,如果你想当老板,就学刘备,早些建立股份制企业结构,让员工都有奔头,死心塌地;如果想赚钱,就学曹操,做垄断性国有企业,挟天子以令诸侯,只此一家别无分店,不想赚钱都不行;如果要找个好工作,就学孔明,未出茅庐时的诸葛亮,其实就是个应届的本科毕业生,没有具体的实际经验,但他善于自我营销,做好了充分的市场分析,刘备一来,就拿出了自己规划的商业计划书――隆中对;富二代则要学孙权,守住父兄基业,让老臣忠心耿耿地继续效命,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,最后成就帝业。预知真相,参见土豆:http://www.tudou.com/playlist/id/10090009/
当然,三国里面能人辈出,老板毕竟是少数,众多谋士武将的经历也许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。
鲁肃的经历告诉我们:无灾无难到公卿。职场中,不温不火的处事态度和平平庸庸的工作能力,有时恰恰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人。
杨修的经历告诉我们:功高莫盖主。职场中,时时处处显得比上司有能力的人,他实际上是时时处处在为自己埋设炸弹。
马谡的经历告诉我们:能力大过学历。职场中,理论高深、讲起来一套一套的人,实际能力往往不尽如人意。
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:鸟随鸾凤飞腾远。职场中,傍上一家大企业,更易做出一番作为。
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:技高莫自恃。职场中,技高者易自满,自满者常跳槽;而频繁跳槽的结果大多是:疲于奔命、流离颠沛而最终事无所成。
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:一招鲜吃遍天。职场中,上司可能出身微贱,但必须掌握一手驾驭下属的绝技或杀手锏。
吕伯奢的经历告诉我们:事过则反。职场中,对同事太过热情,有时往往会收到相反的效果。
关羽的经历告诉我们:大意失荆州。职场中,保持经常性的危机感于人于企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蒋干的经历告诉我们:同窗坑同学。职场中,利益当头时,关系再铁也白搭,有时,关系甚至会成为利益的砝码或牺牲品。
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:皇帝女儿也愁嫁。职场中,充分展示自己永远是必要的。你是千里马,但也需要叫;叫,是你展示才华的一条捷径。
祢衡的经历告诉我们:击鼓骂曹惹祸端。职场中,掌握上司的私密越多,越容易成为上司眼中的危险分子。
许褚的经历告诉我们:防人之心不可无。职场中,肝胆相照是需要的,但也要讲场合和时间,赤膊上阵有时会使自己无端受到伤害。还是老话说得对: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